痛症
許多人的舊患(如肩、腰、膝蓋) 在下雨或颱風前就會開始痠痛。這在中醫看來,是身體關節或舊傷部位長期處於「寒濕」狀態的表現。寒濕停留,會阻礙氣血運行,引發慢性炎症和疼痛。長期如此,會形成一個惡性循環:越痛越不想動 → 越不動肌肉越無力 → 關節與軟組織穩定性越差、勞損加劇 → 疼痛升級。
♥️ 接地氣前的準備:天然解痛啫喱
在進行接地氣之前,建議可以先塗抹一款天然的解痛啫喱於疼痛部位。
這類啫喱有助於:放鬆和舒緩敏感的肌肉、緊張的關節區域(如肩頸、後腰、小腿)。
改善該區域的血液流動,為後續的接地氣效果打好基礎。
減少腫脹和發炎,加速組織的癒合過程。
其輕盈的啫喱質地,既適用於小區域(如手指、腳趾、腳踝、太陽穴)
也適合塗抹於較大區域(如背部、肩膀、大腿)。
✨ 成分建議:可選擇天然中西植物萃取物配方,例如包含:
當歸:活血養血,祛瘀止痛。
薄荷:清涼舒爽,緩解肌肉緊張。
薰衣草 & 馬鬱蘭:舒緩放鬆,鎮靜不適。
青檸:富含抗氧化劑。
並確保產品 ✅不含著色劑、防腐劑、合成香料及礦物油,對皮膚溫和,不增加身體負擔。
♥️ 接地氣:減輕炎症的天然療法
如果已經出現痛症的警號,可以嘗試「接地氣」。現代研究認為,地球表面帶有負電荷。我們通過赤腳接觸大地(如草地、沙地、海水),可以吸收這些自由電子,幫助中和身體內部的正電荷(與炎症、自由基相關),從而達到全身性抗炎、鎮痛、改善睡眠的效果。
有研究顯示,在接地氣30分鐘後,通過紅外線成像可以發現,身體紅色的炎症區域會減少,
患者也感到疼痛明顯舒緩。這與中醫將體內「病邪」(如炎症)導出體外的理念不謀而合。
您可以在「接地氣健康」等社群找到很多研究實例和分享。
🙋🏻♀️ 居家如何做?
最簡單的方法就是:先於痛處塗上解痛啫喱,輕輕按摩至吸收後,脫掉鞋子,赤腳在草地、沙土或石頭上行走或靜坐15-30分鐘。啫喱的局部舒緩成分結合接地氣的全身抗炎效果,相輔相成,從內到外緩解各種痛症。如果環境不允許,也可以使用市售的接地氣床單、地墊等產品。
💡 重點提醒:接地氣與解痛啫喱是有效的輔助方法,能幫助減低慢性炎症、放鬆肌肉,但必須配合專業治療才能清走病因。
中醫治療痛症的三部曲
要徹底解決痛症問題,需要標本兼治。中醫治療通常分為三個核心部分:
🟢 內清濕毒(治本)
透過內服中藥,將聚集在經絡關節的風、寒、濕、熱等病邪驅逐出去。常用祛風濕、散寒止痛、清熱活血、補益肝腎的藥材,從根本上調理體內環境,消除產生疼痛的源頭。
🟡 加強血氣(通絡)
運用針灸刺激遠端及局部穴位,來推動氣血運行,疏通經絡上的阻塞,「通則不痛」。針對不同痛症取穴:
肩痛- 取肩髃、肩髎、曲池穴。
腰痛:取腎俞、大腸俞、委中穴。
頭痛:取風池、合谷、太陽穴。
🔴 重度減痛(治標)
對於長期、深層的軟組織粘連和勞損(如頑固性網球肘、足底筋膜炎、肩周炎),會採用體外衝擊波治療。它能直達深層筋膜,強力鬆解粘連、刺激軟組織自我修復和癒合,並促進血液循環,達到快速消炎和鎮痛的效果,有效打破疼痛的惡性循環。
